“创建模范机关,争做‘最美机关人’”系列报道
2021年底,中国记协为湖北省高校校报的8位同志颁发了“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年”证书和纪念章,其中就有我校党委宣传部的徐志持老师。其实,对于关注本报和文澜新闻网的读者来说,“徐志持”一定是个熟悉的名字,在无数的新闻报道图片下方,我们都能看到“摄影 徐志持”的署名。自1990年本科毕业留校后,徐志持即在党委宣传部从事新闻摄影工作和校报编辑工作。31年来,他对新闻摄影工作技术精益求精,对报纸编辑工作一丝不苟,亲历了学校许多重大活动,见证了学校30余年辉煌发展的历程,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镜头,在办报过程中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为学校新闻宣传工作和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如今即将步入花甲之年,徐志持老师依旧活跃在本校宣传岗位的第一线。
平日里,徐志持老师留给大家更多的是背影,我们只能看到扛着数台相机奔走在台前台后的他的背影和刊登在新闻网站上一张张鲜活的照片。这一次,带着崇敬和好奇,我们尝试挖掘这样一位高校宣传事业的从业者背后的故事和多样人生。
(摄影 潘芳)
与摄影的缘起
工作三十余年,徐志持最默契也最亲近的同伴便是他手中的相机。相机不仅是他工作时必需的工具、空闲时爱好的玩具,更是贯穿其人生的点金石。“摄影改变了我的人生,也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全然结缘于巧合,徐志持至今仍清晰地记着与摄影的初识。那是1986年的暑假,他和几位高中同学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相约去浠水县城附近的白石山游玩。他找在县城工作的初中同学借来相机。那是一台红梅120相机,老同学简单把摄影技术的三要素即光圈、快门和对焦告诉了他。大家凑钱买了一卷黑白胶卷然后上山游玩。第一次摸相机并实际操作,他的心不免忐忑。几天后相片洗出来了,令他喜出望外的是16张照片全部成功。“首次拍摄出奇的顺利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徐志持这样表示。似乎冥冥之中在他心中埋下了从事摄影工作的种子。这种热爱也就有了后来的“大学时代的三台相机”的故事:
大学期间,徐志持读的是我校行政管理专业,该专业1986年首次招生。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对摄影与文学的浓厚兴趣。大一时,他省下两个月的生活费80块(80年代中期大学每月生活费40块左右),从老乡那里买了一台二手傻瓜相机;大三时又省吃俭用掏出200块买了台虎丘135旁轴取景相机,到大四下学期更是买了部海鸥135单反相机,1990年的400块相当于他4个月的工资,因为他上班后第一个月工资就是97块。大学时代学习摄影,包括照片的拍摄、黑白胶卷冲洗、照片放大这些技术,全得靠自己不断地摸索。所幸他有两位高中同学,分别在武大新闻系和华科新闻系就读,他们常带他到系里的摄影实验室练习暗房冲洗放大技术。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华科,整栋大楼只剩下他一个人,在暗房中忙了整整一晚上,也丝毫不觉得害怕。
那些勤学苦练的日子,让他至今记忆犹新。1990年7月,本科毕业时,由于掌握了扎实的摄影基础和写作能力,他幸运的留在学校党委宣传部,从事新闻摄影和报纸编辑工作。
谋大局者观全盘,行细事者工小步
每年的9月10日,学校都要举行重大庆祝活动。近年来,活动环节增加了许多:包括新教职工入职戴校徽宣誓、老教职工荣退、引进人才签约、各级荣誉证书、各级教学科研奖项颁发。这一天也是他最为忙碌的一天,因为每个环节必须留有影像资料,而这就需要根据现场光线来调整技术参数、从不同角度不同位置来抓拍,所以从台前到台后,他必须背着两部相机不停地跑位并换机拍摄。活动开始不一会已是满头大汗,衣衫湿透,他便趁间隙匆匆去换一件衣服。通常每年都有几场固定的重大活动,比如开学典礼、教师节表彰大会、国庆、毕业典礼、“七一”表彰会等等,都是他最为忙碌的时候。 “摄影(摄像)工作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危险也最磨人的职业,这不仅是一门技术活,也是一门体力活”。徐志持老师调侃说:搞摄影必须人高马大才有优势,那样容易抢占有利位置占据视角优势,而自己个子矮腿短,跑的路就多,所以更累呀。其实那是对技术的精益求精,使得他必然付出更多的汗水,才能不留遗憾。
用镜头记录学校发展历程,徐志持亲历了无数重大活动的现场。让他印象深刻的是2000年12月19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到我校视察高校后勤改革工作。当时学校正处于两校合校初期,总理来视察对学校的发展来说就像是一次大型考核。当总理在学生宿舍视察时,前前后后围绕的都是政府官员、相关校领导及安保人员,被挡在门外的徐志持老师无法拍到视察现场,颇为着急。这当口,一位校领导跟安保人员说学校想留几张资料,他才被允许到门口拍。他飞快调好快门光圈和焦距,踮起脚尖,把相机高高举过头顶,凭直觉“盲拍”一组连拍照片。所幸多年摄影的经验让他成功完成了拍摄任务,也让他收获了校领导对其“首席摄影师”的赞赏与肯定。
“谋大局者观全盘,行细事者工小步”。在他看来,摄影工作是具体而细微的职业,必须掌握好过硬的技术、每个细节都要精益求精,这样才能做好自己的本分。
把历史储存在报纸:用“三心”做好报匠
除摄影工作外,徐志持还负责校报编辑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许多人都有一个文学梦,徐志持也不例外。随笔、杂文、散文、小小说等文学体裁他都乐于尝试。辛勤的汗水终有回报,在他本科毕业时,已有数十篇作品发表在《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湖北日报》等报纸上。只是工作后由于摄影任务繁多才慢慢歇笔改为幕后作嫁衣。“编辑报纸虽不复杂,但要做好每一期报纸,也不容易。耐心、细心、责任心是做好报纸编辑工作的关键‘三心’。”三十多年来,徐志持都做着同一件事,从所负责版面的组稿编排校对到全部版面的终校,在很多人眼里,这项工作是极其枯燥的。但对他来说,对这项事业的爱好就是其在枯燥的日常工作中最好的调剂。“静得下心,心无旁骛,一个字一个字看才能找出别人看不到的错字病句等。编报纸差错率越小越好。”作为资深的编辑,徐志持坚持要保证每一份期报纸的高质量,他的校对水平闻名全校因此被同事们公认为“金牌校对”。
面对当今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报纸造成的巨大冲击,他坦然表示“传统报纸的没落是必然的。报纸的功能逐渐退化,变得单一,几乎只剩下保存档案存储历史的功能”。他也想尽全力保护好报纸的这一功能。所以对每期报纸的校对,他从来都是不敢懈怠,尽量让这份档案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学通社当家长:做“打辅助”的老师
1991年成立,学通社作为校报编辑部下设的学生记者的自我管理团队,从最初的24人开始逐渐扩大规模到如今成为学校最大规模的学生社团之一。2018年,适逢学校校庆70周年之际成立了学通社基金会。在学通社,学生们热爱文字,因文字而结缘;他们富有情怀,多年如一日地勤奋写作、笔耕不缀,写出许多有温度的文字;来自五湖四海的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不同时空的人将人生最美好的价值融通一起,在学通社共同构筑属于自己的文化家园。作为老师,徐志持和校报编辑部其他老师一起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生记者,他们在各行各业取得了许多骄人的业绩。“学通社的记者把学通社当作自己的家,我们作为他们的老师也作为他们的朋友,很乐意为他们解决新闻写作、学业、交友包括恋爱、就业、生活等各方面的困惑”。徐志持老师始终和学生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学生也对这样的老师感到分外亲切。即使离开学校很多年了,学生也不忘这样一位好老师,每每小有成就,他们不忘告诉老师,师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每逢节假日他总能收到学生们发送的问候信息。“你对学生好,学生肯定会记住。”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
在湖北高校8位获中国记协颁发的“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年”证书和纪念章表彰人员中,徐志持是唯一目前仍在职的老报人。面对着长江后浪推前浪,徐志持更多地感到了一分欣慰。“善良对待每个人,认真做好每件事”,无论时代如何进步,徐志持不断坚持的只是兢兢业业地担好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的事。他对平凡工作的体会也显露出为人处事的感悟:“一个人,少一点欲望、少一些攀比。他的快乐就会多很多”。在普通的岗位上默默工作,30多年如一日,既享受工作的乐趣,亦体会平凡的快乐。在漫长的人生中,看淡得失和成败,更重视其过程。面对困难和挫折,也不失内在的定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学生通讯员:王幸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