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女大学生】陈淑娴:以法治信仰铸就青春底色 以多元实践书写时代担当

时间:2025-03-18浏览:10


陈淑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2021级侦查学本科生,中共党员。她是国家奖学金“三连”获得者,是清华大学法学院准研究生,是躬身乡村振兴的实践者,更是以法治信仰服务社会的青年先锋。她以“博文融通、经法管协同”为成长坐标,以“自律自强、全面发展”为行动准则,在学术钻研、实践创新、社会服务中诠释新时代女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展现了“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青春风采。

一、学术领航:深耕法学沃土,锻造复合型人才

“法学是经世致用之学,唯有将知识扎根实践沃土,才能绽放真理之花。”陈淑娴曾荣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报第661期5-8版“希贤·新生纪2021”,进校即坚定理想信念,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作为侦查学专业学生,她始终以“法学+X”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构建跨领域知识体系。她连续三学年以GPA4.0的成绩稳居专业第一,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等70余门课程全部满绩,连续三年获评国家奖学金,并荣获吴汉东法学学生奖励基金。2024年,她以专业成绩与综合成绩双第一推免至清华大学法学院。

二、实践淬炼:扎根中国大地,赋能基层治理

“用脚步丈量土地,用专业反哺社会,是青年学子最生动的成长课堂。”陈淑娴始终将“知行合一”作为行动信条,多次参与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22年暑期,她带领团队赴湖北省嘉鱼县调研“三产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实践,走访多个行政村和涉农企业,撰写万余字调研报告,获县市级媒体报道,并获评2022年湖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省级优秀团队、人气团队双项荣誉。2023年暑期,她于中共潜江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潜江市监察委员会开展实习,分配到第一监督检察室协助日常监督检查和违纪违法事务调查,深入了解纪检监察工作的程序、方法和标准,拓展知识视野,被学院评为“优秀实习生”。

三、创新突破:直面时代命题,勇攀科研高峰

“青年创新不应囿于书斋,而要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做破局求变的先锋。”陈淑娴以敏锐的学术嗅觉捕捉前沿问题,突破学科壁垒,聚焦人工智能、知识产权、犯罪治理等重大议题开展研究。2024年,她参与了第四届“从法杯”全国大学生“法治中国”调研大赛,作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唯一入围决赛的团队成员和答辩负责人,围绕网络游戏著作权争议问题开展实证调研与答辩展示,获评审专家高度评价,最终荣获二等奖。2023年,她参与了2023年度全国法科学生模拟立法大赛,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条例》为题起草行政法规,成果最终在3808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大赛三等奖。另外,她也积极地参与“博文杯”“明理杯”等项目研究。

四、多元发展:绽放青春光彩,引领朋辈成长

“优秀不是独行,而是照亮更多人的征程。”作为侦查2104班副班长、公安2302班班助,陈淑娴是同学们眼中的“全能榜样”。她积极与其他班委协调配合,全面落实学院安排,积极反馈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所在班级于2023年获评“优良学风班级”荣誉称号。作为刑事司法学院辩论队成员,她多次参与“砺剑杯”、“菁英杯”、“希贤杯”等多个辩论比赛,荣获一等奖、二等奖五余次及“最佳辩手”称号,在思辨中不断提升逻辑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她也热爱参与征文、视频比赛,展现创造力与观察力,曾荣获2022年省工委“读懂中国”活动“优秀征文”、“优秀微视频”。

五、初心如磐:永葆党员本色,践行青年使命

“党员身份不是光环,而是时时冲锋在前的责任。”作为学院青马班首批学员,陈淑娴始终以党员标准砥砺前行。她曾于2021-2022学年担任刑事司法学院团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和团委组织部综合办公室干事,并于2022-2023学年担任刑事司法学院团委组织部综合办公室负责人,负责各类文书撰写工作和组织策划活动,配合学院开展多项工作。她始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树立先进模范,不断修炼党性,在空余时间多次参与禁毒宣传、新生迎新等志愿服务,志愿工时已达169.4小时,关注社会、服务人民。《来自中南大的5封手写信,曝光!》,在苏正民带着来自四川凉山第二中学的学生来武汉研学时,陈淑娴与其他同学一起用文字为他们送去温暖与鼓励。

从荆楚学子到清华准法律人,从书斋求索到田野躬行,陈淑娴用三年时光书写了一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青春答卷。她以法治信仰锚定人生坐标,以创新实践回应时代呼唤,以奉献情怀诠释党员初心,生动诠释了中南大“博文明理、厚德济世”的校训精神。未来,她将继续踔厉奋发、追光笃行,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