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瑾,女,汉族,中共党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社会学2021级本科生。在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中,王瑾瑾始终以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勇奔跑,展现时代新人的卓越风采。
勤勉不怠的“求知者”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王瑾瑾始终认为,学习是学生的本职,课堂是学习专业知识的主要阵地,要以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每一堂课。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不懈的努力,在已完成的课程中,王瑾瑾90%的课程均为满绩,并以专业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保研至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专业。过去三年,她曾获国家奖学金一次和校一等奖学金两次,多次获校级“优秀学生标兵”等荣誉称号。“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王瑾瑾将专业知识实践于田野,在田野中更加深刻认识社会学。
2022年,王瑾瑾参与北京大学主办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凭借专业的素养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获得“优秀访员”称号。此后,王瑾瑾还多次开展社会实践。在“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她和团队奔赴井冈山开展了为期7天的深入调研,调研成果获评国家级“优秀课题成果”奖项;前往浙江南浔古镇,探索科技化旅游的奥秘;在安徽痘姆古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她带领团队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阅读中国,彰显社会学人“情怀社群”的责任担当。凭借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多次获得校级“优秀实践队”和“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学术赛场的“拼搏者”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王瑾瑾将自己的专业思考融入学术科研,参加湖北省第十四届“中国银行·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荣获省级二等奖。在备赛过程中,王瑾瑾与团队成员一同前往湖北英山县实地调研,走访了10余个村庄,与县警察局工作人员进行深入访谈。王瑾瑾坦言,这个竞赛她面临很多挑战。也正是这次项目让王瑾瑾意识到,社会科学是一个“大学科”,要想学好一门学科,要有学科交叉的思维。也正是基于此,她又和其他专业同学参与了政务关注、行观天下等案例分析大赛。
在202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王瑾瑾所参与的项目获省级立项1项,校级立项1项。基于对“老年人非理性健康消费”的研究兴趣,王瑾瑾和团队同学们联系了武汉市内10余个社区,共访谈老年人200人次。在一次次的访谈中,她不仅收获了翔实的数据,也倾听了老年人的心声,在研究报告中写下有助于提升老年人幸福感的建议。她认为,社会学不仅具有理性的思辨精神,更要有感性的人文关怀。唯有如此,才能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不断开拓进取。
青春赛道的“追梦人”
“青春永远不止一种颜色,他是五光十色的。”王瑾瑾在学习和竞赛中追逐拼搏的同时,也在学生工作中担当作为。作为班级团支书,她积极组织各类活动,为班级和学院同学服务。担任学院学生团委副书记期间,在领导和老师的指导下,用基础团务第五名的成绩助力学院获得校级“红旗分团委”荣誉,这也是学院十年来首次获得该项荣誉。
关于学生工作和学习的平衡问题,王瑾瑾并不认为二者冲突,而是相互促进的。在学生工作中学习办公技能和党团知识,在学习中端正工作态度,形成良性循环。在此导向下,王瑾瑾不仅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并且先后荣获校级“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军训优秀个人”等十余项荣誉称号。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品质的高度认可,更是激励她不断前行的动力。
此外,王瑾瑾还获“希贤杯”之“英采中南”辩论赛三等奖、校朗诵比赛优秀奖;积极参与第七届武汉市新青年大学生戏剧节获得“优秀展演剧目”奖项。“没有人要求你要成功,只希望你们去尝试”,王瑾瑾认为,大学是一个充满机会与可能性的舞台,要多尝试多挑战,才能更好认识自己。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王瑾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品质。对于未来,她认为要更加踏实学习专业知识,展现青年担当,恭谦自省、勤勉向学;她将继续在新的征程中砥砺前行,展现中南大青年的使命和担当。